强保护 促转化 优服务
——我省奋力开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局面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蒋文艳
从科研成果筛选孵化到蜕变为现实生产力,往往需要漫长周期。如何按下“加速键”,让创新活力更快转化为发展动能?
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我省围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目标,先后出台《甘肃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明确中长期发展蓝图,修订《甘肃省专利条例》夯实法治基础,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环环相扣、精准发力。
如今,随着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转化效能的稳步攀升、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甘肃正以知识产权为重要支点,奋力开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崭新局面。
厚植保护土壤 筑牢创新安全网
历经市场洗礼,企业家们深刻意识到,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深耕涂料建材和精细化学品二十余载,专利赋能让我们收获满满。”甘肃金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甘肃金盾”)总工程师曹新刚的言语间满是自豪。
曹新刚说:“甘肃金盾自主研发的羟基酮类和氨基酮类光固化引发剂已成为核心业务,更投资1.65亿元在白银银东化工园区建设新厂区,聚焦光固化油墨添加剂和特种树脂材料生产。凭借这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成功叩开国内外市场大门。”
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征程中,我省立足创新发展需求,多管齐下、精准发力,从政策法规完善到协同保护升级,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创新发展筑牢“安全网”。
在体系建设上,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成效凸显。出台《甘肃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政策文件更加健全。
在此期间,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与白银市政府建立知识产权合作会商机制,构建起“省市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在统筹推进上,通过组织召开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公共服务工作座谈会,制定了推动保护、运用和公共服务的任务清单,谋划了工作策略,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措施。
数据见证发展活力:2024年我省专利转让量首次破万,达10257次,在西部12个省份中位列第五;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7.8%;地理标志保护运用成果亮眼,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近1160亿元,实现“五连增”。
加速运用进程 激活发展新引擎
一直以来,专利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常需漫长周期,如何缩短周期,为这些专利技术找到用武之地?
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围绕这一核心难题,通过政策引领、平台搭建与多元对接,让专利转化的平台越建越宽。
针对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我省创新搭建“线上+线下”对接体系。线上打造“数字桥梁”平台,科研端可全面录入存量专利的技术领域、应用方向、成熟度等详情,企业能精准检索匹配需求的技术,彻底打破信息不对称瓶颈。线下常态化举办专利展示会、技术洽谈会、产学研论坛等活动,让科研人员与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技术优势、对接合作需求,增进互信共识。
在此基础上,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在兰州大学开展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编制《甘肃省“双五星”专利推介手册》,面向政府部门、各市州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分类进行重点推介。发布企业专利技术需求对接清单86项,涵盖农业、制造业、生物医药、化工、电子技术、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截至11月6日,我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全部存量专利盘点进度为92.51%,累计盘点建档入库专利13521件,已转化运用985件,转化率为7.3%。这些转化成果已深度应用于企业生产,为企业注入了技术活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当前,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同步发力,我省202家企业通过国家相关系统审核,13家企业凭借突出的研发与转化能力入选样板企业培育库,成为专利产业化“排头兵”并享受全方位扶持,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树立了标杆。
拓展服务边界 畅通赋能产业链
一项项专利技术经筛选孵化,化作一粒粒创新种子破土结果。这背后,离不开全链条服务的全程贯穿与精准赋能。
过去五年,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持续发力、多措并举:支持在甘院士团队高价值专利转化落地;推进23项专利导航项目,联合省科技厅等部门健全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深化职务成果赋权改革,探索完善专利转化容错机制,加快构建专利转化运用长效机制,全方位激活创新转化活力。
资金支持同样精准发力。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等金融机构深化合作,推动质押融资、专利保险提质扩面。落实专利质押融资贴息补助政策,积极推广专利转化失败费用损失保险,有效降低企业转化风险。通过专题座谈、银企精准对接等方式,累计摸排97家企业8.74亿元融资需求,并高效匹配金融资源。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省专利质押登记金额达8.7亿元,同比增长58.8%;111笔登记项目惠及106家企业,普惠性贷款覆盖企业占比高达97%,切实破解了中小企业转化资金难题。
专利开放许可作为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在甘肃落地实施,初显成效。为规范流程、提升效率,专门邀请国家及上海专家来甘开展专题培训,指导规范许可声明提交。截至10月,全省专利开放许可备案达23件,与2024年全年备案数量持平,实现阶段性突破,为成果高效流转搭建了重要桥梁。
今年以来,我省知识产权领域一系列深层次突破多点开花,形成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后续,甘肃将持续营造优质创新创业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频共振,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塑造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