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近年来,江门市蓬江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知识产权工作成果显著。过去三年,蓬江区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处理量和行政裁决数量均位居全市首位,每年均有知识产权案件入选江门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并两度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充分彰显知识产权保护的“蓬江力度”,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强化多元保护,筑牢创新发展根基
保护是创新的基石。蓬江区创新构建“行政+公证”协同保护机制,率先在全市运用“行政+公证”模式查办专利侵权纠纷案件。通过公证机关全程记录执法过程,实现执法全程“留痕”,有力保障企业技术成果和品牌权益。
同时,积极推行“技术专家+行政机关”模式,依托江门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库,邀请技术调查官参与案件办理,通过协助现场勘验、参加口头审理、出具技术咨询意见等方式,促进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双提升。
在实际操作中,蓬江区还积极运用“调解先行”模式,优化纠纷化解路径。2025年,成功以调解形式办结一宗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被举报人现场履行合同并支付补偿金41500元,既保障了权利人合法权益,又节约了双方的司法与时间成本,实现了保护创新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双赢。
过去三年,收到群众赠予“树市场监管执法典范,为品牌发展保驾护航”等锦旗5面,获得社会认可。
二、促进高效转化,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在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护航下,蓬江区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实现量质双升。2025年以来,全区专利授权量2104件,有效发明专利量2135件,商标有效注册量35522件,数据均居全市第一。辖区3家企业入选2025年-2027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创建拟推荐名单,入选数排名全市首位。
这一创新动能正通过多元化渠道,加速推动创新成果向市场价值转化。作为全市首个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坐落于蓬江区的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为科研机构和企业“牵线搭桥”,推动知识产权和产业融合发展。该院凭借其在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的突出作用,成功获评2024年度全省获评“优秀”等级的5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之一,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平台。
创新实力的提升在各类赛事中得到充分印证。嘉宝莉、天地壹号、滨崎控股等企业纷纷闯入“湾商赛”百强,7个项目入选“湾高赛”双百强,数量居全市第一。在第四届“江高赛”中,华彬科技摘得发明初创型金奖,展示了蓬江区日益强劲的创新爆发力。
三、做强地标品牌,开拓乡村振兴新局
蓬江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成效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领域,还辐射至地方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以地理标志“杜阮凉瓜”为例,蓬江区通过多方协作,成功推动“杜阮凉瓜”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及江门市首张《湾区认证证书》,并推动3家主体成功核准使用“杜阮凉瓜”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填补了蓬江区在地理标志领域的空白,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市场化和品牌化发展。
同时,蓬江区市场监管局加强与检察院、法院、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作,联合成立品牌保护维权办公室,针对电商平台上涉嫌侵犯“杜阮凉瓜”地理标志的行为展开有效打击,处理相关虚假宣传线索130余条,确保地方品牌的市场地位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蓬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蓬江区将继续深化知识产权的全链条工作,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释放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为江门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蓬江智慧”和“蓬江力量”。
原标题:《以“严保护”护航“真创新”!蓬江区推动知识产权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