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通知,我校凭借“构建‘五维协同’知识产权强链服务东北振兴”成功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四批典型案例。在本次入选的30个案例中,我校是唯一入选的高校单位,展现了我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东北全面振兴方面的工作成果。


我校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一直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学校构建了贯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全流程的“五维协同”体系:通过成立由校长牵头的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建立“2+10+7”制度框架,实现科研管理、资产管理与成果转化的高效协同;创新科研评价机制,将转化收益80%以上奖励科研团队,对在辽转化项目额外提升10%奖励比例;“十四五”期间学校转化知识产权近700项,转化金额超6亿元,在辽转化率达50%。
聚焦辽宁省“老字号”产业升级需求,学校构建专利导航机制,在精细化工、高端装备等领域布局高价值专利池。与中国通用集团共建“通用-大工研究院”,联合攻克工业母机“卡脖子”技术;与恒力集团共建“恒力大工研究院”打造引领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全国创新研究高地;与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大连市工业软件创新发展研究院”赋能传统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大连船用阀门等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彰显知识产权转化的实效性。
下一步,学校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加快构建“学科-产业-区域”创新生态圈,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大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