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未来 创新范式|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暨第八届知识产权运营大会成功举办

阅读:7 2025-10-30 13:34:23

10月20日,以“赋能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高价值专利运营新范式”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暨第八届知识产权运营大会在嘉定成功举办。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肖文高,上海交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旭峰,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吴坚,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李玲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乐玉成作论坛主旨报告。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慧,上海市嘉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祖芳,上海交易集团副总裁吕卫民,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办公室主任、二级巡视员刘鸿章出席活动。

肖文高表示,嘉定围绕上海“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目标,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区” 作用,完善政策体系,建设“政银园企服保”平台,深化跨区域保护协作,形成全链条知识产权生态,全区累计有效专利9.8万件,今年1-7月高价值发明专利达9628件,均居全市前列。当前,嘉定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讲话精神,全力育强知识产权创造的“策源地”、全力建强知识产权转化的“引领区”、全力筑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防火墙”,通过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力推进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

余旭峰表示,上海交易集团成立以来,聚焦全要素市场化配置,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要素、全资源市场化配置交易集团。集团通过持续深化“交易+服务”体系,增强“发现项目、发现投资人、发现价值”核心功能,现已成为全国交易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交易机构之一,今年以来,集团自营业务交易规模已突破46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在知识产权业务方面,围绕知识产权分类管理、估值定价、质押融资等核心品种,打造知识产权集成服务体系,形成服务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创新的“商飞”“国网”等模式,助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下一步将从“持续强化平台功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生态”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功能,更好助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贡献更大力量。

吴坚表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市人大常委会将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领域立法作为服务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围绕优化制度供给,制定出台了《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推动制定《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决定》,调研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时代专利运营制度,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稳定的法治保障。持续加强立法监督,力争聚焦一流学科建设、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重要议题,推动一批关系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法规政策落地见效。下一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将持续发力,与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国际社会一道,不断优化专利运营生态和科技创新创业环境,让知识产权真正成为赋能未来、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

李玲表示,上海与南通地缘相接、人缘相亲、经济相融,作为上海“1+8”大都市圈北翼门户,南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25年上半年GDP达6581亿元、增长5.8%,总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8位。两地在产业协同上,6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与上海“3+6”重点产业深度交织,形成“上海设计+南通制造”模式,“风光氢储”产业链年产值超500亿元;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与上海浦东、苏州签合作协议,开展联合办案、执法检查等跨区域治理。此次南通与嘉定、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携手,是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协同创新的新起点,期待深化高价值专利联合培育、跨境交易等领域合作,共建长三角知识产权协同创新“生态圈”,也诚邀各方走进南通,共谱沪通协同发展新篇章。

乐玉成以“锚定AI机遇笃行实干,助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他表示,AI正重塑全球专利、版权、商标领域格局,既带来审查效率提升、创新周期缩短等机遇,也面临权属界定、侵权风险等挑战,国际社会已通过出台战略、法案等积极应对。他指出,上海及长三角是我国科技创新核心力量,沪苏集群位列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第六,长三角上半年贡献全国24.8%经济总量,已然成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引擎”。作为长三角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融合的重要桥梁、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的核心阵地,要充分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通过设AI专利加速审查通道、定AI内容版权指引、建AI商标智能服务平台,强化专利保护、完善版权治理、创新商标服务,未来需持续笃行实干,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向高质量、全球化发展。

为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融合,搭建金融赋能知识产权科创领域载体,论坛现场分别举行了浙商银行和邮储银行“金融顾问工作室”的揭牌仪式。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陈中,邮储银行上海分行科技金融部总监张成吉分别与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总经理康莉为两大银行“金融顾问工作室”揭牌。两大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金融与知识产权科创领域的对接机制进一步完善,未来将聚焦“知识产权+人工智能”产业需求,为长三角区域科创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助力产业生态优化升级。

揭牌仪式后,嘉定区菊园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懿与知识产权出版社上海地区负责人姜炜共同签署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战略合作协议;随后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慧,嘉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祖芳,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李玲,上海交易集团副总裁吕卫民的共同见证下,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洁,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知识产权局专职副局长蒋爱龙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总经理康莉代表各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横跨长江两岸的知识产权创新协作机制。

两项签约的完成,标志着论坛在知识产权数字化赋能与区域协同发展两大领域实现实践突破,将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完善、科创生态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签约仪式后,迎来关键技术成果发布环节: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孔元中,嘉定区科委科协党组书记、区科委主任张静萍,嘉定区司法局局长张斌,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彬,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董事长潘熙共同登台发布专利估值—“中知路”模型。该模型通过大数据技术破解专利价值评估复杂难题,实现“为创新定价”,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供精准价值参考。潘熙对模型的评估维度、技术逻辑与应用场景进行详细介绍,进一步明晰模型对知识产权运营的支撑作用。

随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处处长孔元中、知识产权出版社上海办事处负责人姜炜、上海红翼青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伙人兼财务总监邵琦良、上海市律师协会人工智能与数字科技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逸瑞、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秘书长徐纯、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副总裁王立言、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园园分别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演讲,共同探索高价值专利运营的有效途径。

圆桌论坛聚焦“国际技术转移与科技创新”核心主题,由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巨安奇主持,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徐金宇、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发展处副处长孙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安芸蕾、华碳新材料科技(宿迁)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益虎共同参与。嘉宾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分享实践经验、碰撞思维火花,为国际技术转移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思路参考。

本次论坛通过多环节实践落地与深度交流,在人工智能时代高价值专利运营、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领域凝聚更多共识,为后续知识产权领域合作与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方与嘉定区科技创新的核心板块,菊园新区始终以“嘉定科创核”建设为战略抓手,构建“精准引育+多维筛选”体系,依托科研院所与产业平台定向招商,以“嘉菊智湾人工智能产业园”等载体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项目提供落地空间,为嘉定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运营高质量发展贡献“菊园力量”。

本届论坛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主办,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水之园经济城有限公司承办。自2019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已连续七年成功承办了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论坛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助力国际知识产权运营的重要载体。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