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以专利转化运用激活新能源产业创新生态
知识产权平行论坛举行
9月27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知识产权平行论坛现场。毕瑞喆摄
本报讯(记者孟婷)9月27日,由省知识产权局主办的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知识产权平行论坛在太原举行。副省长景普秋出席并致辞。
专利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化运用水平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市场的效率,是保障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省知识产权局立足我省新能源产业优势,积极推动专利转化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一大批重大新能源领域专利产业化项目先后落地,在提升山西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次论坛由开幕式、成果发布和签约、主旨演讲、圆桌讨论会组成,以“强化专利转化运用赋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汇聚全球智力资源,为山西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知识产权新动能。200余位政府部门负责人、国际组织负责人、院士专家、龙头企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新能源领域专利产业化展开深度研讨。
论坛现场发布了《山西省新能源产业专利转化运用成果汇编》《山西省新能源产业专利导航报告》,深入介绍山西新能源产业领域专利转化运用成功案例,系统分析山西新能源产业在氢能、光伏等重点领域的技术路线与专利布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提供精准导航。
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会集聚国内外顶级智库专家、头部企业代表,立足山西新能源领域专利产业化实践,阐述专利转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发现和查找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的堵点和难点,从供给、需求和制度构建等多重视角发表主旨演讲,共同探寻破解之道。
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论坛是展示山西新能源领域专利产业化成果的平台,更是对新能源领域专利产业化模式的前沿思考,必将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山西模式。
此外,山西兰花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节能环保升级改造等多个重大新能源领域专利产业化项目现场签约。
会场特写
知识产权赋能新能源产业发展
9月27日,在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知识产权平行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的6位国内外知识产权与新能源领域权威专家,以前沿的分享和深刻的洞察共同探索知识产权赋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
“发展低碳能源是全球趋势。从传统的石化能源变为绿色能源,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绿色能源专利成果的转化。山西省申请了很多绿色能源专利,如果要从传统的能源大省向新能源省份转变的话,就应该把这些绿色专利实实在在地转化成成果。转化的过程当中,新的产业就培养出来了,就可以替代原来老的产业。”北京科技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家力说。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白光清以《知识产权赋能能源转型》为题,阐述了无形资产正成为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二级巡视员陈明媛分享了国家层面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政策举措与成效……从国际规则到国家布局,从学术创新到企业实践,6位专家的分享构建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赋能体系,这一系列高密度、高质量的分享清晰地勾勒出知识产权如何为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能的美好愿景和可探索的路线图,让在座的嘉宾深受启发、收获满满。
本报记者孟婷
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产业服务社会
在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知识产权平行论坛圆桌讨论会环节,来自顶尖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的8位资深专家围绕“强化专利转化运用赋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命题,从政策、法律、技术、资本、转化、市场等多元视角,展开一场多层次的深度对话。
知识产权是新能源产业创新的“压舱石”,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催化剂”,更是山西实现“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的抓手之一。“山西是一个传统的能源大省,未来面向新能源的转型,在物质基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通过知识产权赋能进一步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除了要做好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服务等方面的布局,最关键的还是要形成一个更加适合山西本地资源禀赋的知识产权的治理模式。”北京化工大学法律系教授余俊建议。
余俊表示,山西作为国家能源原材料的重要基地,应以此次举办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为契机,一方面是从政策层面讨论知识产权未来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会聚来自全国各个行业、企业、产业界的代表,共同就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贡献智慧,加速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产业、服务社会,为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新高地、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山西日报 记者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