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服贸会昌平专场新闻发布会在首钢园举办,2021-2025年昌平区知识产权白皮书在现场发布。《白皮书》显示,五年来昌平知识产权培育成效显著,全区注册商标总量突破15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万件,较五年前均实现翻倍。
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局长李俊杰介绍,辖区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等均居平原新城首位;全区高价值发明专利增至12045件,累计斩获国家级、市级专利奖40项,连续4届摘得中国专利金奖。五年来,全区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累计达21.56亿元,帮助144家企业破解资金难题,专利转让6447件稳居平原新城第一。
亮眼成绩背后,是一套“全链条护航”的昌平工作法。依托“两区”建设东风,昌平聚焦优势产业开展专利导航、质押融资等“精准滴灌”,202家单位新晋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优势单位,数量位居全市首位。深化产学研协同,激活高校院所8364件“沉睡”专利,其中1028件发明专利成功实现产业化。构建“跨区域+跨部门”保护网,五年来查处商标侵权案275件,罚没款超424万元,查办的案件连续两年入选北京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云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