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6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一台旧路由器,经过擦拭、换壳、贴标,摇身一变成“全新正品”,利润虽仅有2元到15元,但凭借低价和引流策略,短短数月销售总额竟高达580余万元。近日,南山区检察院对该案提起公诉,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四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至四年六个月不等,并各处罚金。
2023年10月,深圳某知名路由器生产公司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多家电商平台店铺销售疑似假冒其品牌的路由器产品。公司溯源后发现,这些产品全部出自两家“翻新工厂”。经查,自2023年起,杨某兄妹俩注册两家公司,通过线上渠道定制路由器外壳、底座、天线等配件,并雇佣工人将回收的二手路由器翻新后冒充正品销售。
为规避监管,他们“化整为零”,由上游同一家供应商提供配件,并在隐蔽厂房内完成贴标、包装,再通过多个网店以正品名义销售。为增强可信度,还仿制了正品外包装、说明书等。
检察机关审查发现,杨某兄妹俩针对不同成色的二手路由器设计了三种翻新方案:对成色好的,直接更换外包装后,以新品名义出售;对成色较新的,仅擦拭外壳后,以二手正品出售;对成色一般的,拆解核心芯片后,装入新外壳充当新品出售。
“从外观到包装,他们确实下了功夫,普通消费者很难一眼辨真伪。”承办检察官向记者展示,涉案产品虽在外观上高度模仿正品,但质量无法保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品牌商誉。
深圳检察机关认定,杨某兄妹等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某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涉嫌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依法对杨某兄妹、销售端负责人余某以及配件供应商吴某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依法作出上述判决。